2009/08/26

飛雪連天射白鹿,笑書神俠倚碧鴛

近來無線經典台重播當年(其實只係九十年代版本,卻又發現已十幾年)的金庸作品,幾個月前有《射鵰英雄傳》,今日是《神鵰俠女》。說來兩套劇以當年來說拍得有板有眼,男女主角表現雖屬一般,但故事引人入勝,還是叫人每晚追看。

以前就算對他大部份小說故事耳熟能詳都只是在電視劇集看過,原著是什麼模樣被刪改多少實不得而知,再者等待叫人不耐煩,最後都用了九個晚上,在網上看完了整部「神鵰俠女」。這是本人首次讀金庸先生的小說文字,感覺充實滿足,文字的張力,劇情之緊湊,著實叫人讀得過癮,至於愛不惜手廢寢忘餐等等都是理所當然。更難得是至我們一代再看都不落俗套,趣味更比之電視的畫面尤勝百倍,這就是經典了吧!

曾經在報章讀到倪匡先生如何讚譽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,如何好看如何趣味怏然,都不及自己親身一讀來得感受直接。

金庸小說之叫人讚嘆,是故事結構出色與歷史和虛構相揉合的創作方法,世上沒有幾人可以寫得如此隨心所欲,只有對歷史有非常認知才有此本事。書中人物的性格外型等等都勾劃得清晰,栩栩如生充滿人性。就如陶傑所講,作者的腦袋就好像接通了第二個時空似的,才可以完成那十多部鉅著。

再者,金庸先生之文學根底深厚扎實,隨手在書中翻閱,任何一句都讓我自慚不如,加上經常可看到他引出四書五經,甚至歷史中醫知識等等,實在是博大精深,是學習中華文化的最佳入門。

現代的香港人大多都中文水平一般,更不懂中史及中華文化之精要,其中原因是中文課本乏味,如果將金庸小說節錄於課程之中,肯定可以提昇新一代對中文及中史之興趣。

本人自問少有錯用別字,但英式入句用字淺陋等毛病卻累有犯之,看過金庸小說之後更是自知連大師的一成也未有,想來真要好好讀遍他所有小說,才不致當眾獻醜。

中國人最可笑的地方就是只會賤視自身的文化,由五四運動開始,盲目祟洋,全盤推翻自己最可貴的一切。我國最引以為傲的《易經》,現在還有多少人明白箇中奧妙?常常談甚麼大國掘起,卻只會學人家的一套,作為中國人,這才是最悲哀的一件事。